网站首页 咸宁看点爱心咸宁党建党史清风锐眼平安咸宁香城管家特别关注协会动态志愿风采健康快讯校园雷锋系统传真咸宁好人
防疫一线的75岁老村医——何敏凤
发布时间:2020-02-15 浏览:
何敏凤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市安华镇蔡家畈村,小时候家庭条件艰苦,父亲身体不好,她和姐姐都初中毕业就没有继续念书了。何敏凤初中成绩还不错,当时得知不能继续念书,牌头中学的老师觉得很可惜,还去她家里劝说,无奈家里需要有人赚工分,只能让何敏凤去生产队干活。
两三年后,何敏凤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被大队推荐去当记分员,还兼职会计。那时村里每两年选一次村干部,她每次票数都是第一,三十岁不到就已经是村妇女联合会的副主任了。
何敏凤25岁的时候,村里规范了医疗室,需要再招收一名“赤脚医生”,她又成了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那时候,何敏凤上午去生产队劳动,下午和晚上就跟着另一名老“赤脚医生”学习打针、配药。
“我上手还算快的,那时候打屁股针比较多,我只看了一遍,就直接给病人打了,都挺成功的。”后来,何敏凤参加了“赤脚医生”培训,正式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开始独当一面。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饭吃到一半丢下饭碗就走,睡到半夜被叫起来接诊,都是常有的事。
“那个时候条件很艰苦,村民毛病也多,经常会有村民半夜找上门,但只要病人需要,我就得立即带上医疗箱赶过去。”何敏凤记得,她生完小孩,还在月子里,就隔三差五有人找到她家,要打针、配药。那时候是大冬天,她只能冒着寒风出门。半个月后,何敏凤索性直接去干活了。她算了一下,生两个孩子,坐月子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
早年间,村民患慢性病的比较多,经常需要打针,而且时间都是集中在饭后,何敏凤经常饭都没开始吃,医疗室就坐满了病人等着就诊。除此之外,她还经常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四十多年前,蔡家畈村还没有路灯,二十多岁的何敏凤经常得一个人走夜路,即使是怀孕的特殊时期,也从没有停止服务乡亲。她笑着说“刚开始确实会害怕,经常走着走着就小跑起来,后来慢慢就习惯了,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说起以前的经历,何敏凤印象最深的是每年五六月份打预防针。那时候,凡是下田劳动的人都要打预防出血的针,村里有近500人要打,但大家都不会歇下手头的活特地去医疗室。何敏凤只能背着重重的医疗箱,穿梭在田间为病人打针,为了不漏掉任何一个劳动的村民,经常一走就要走一天。何敏凤笑着说:“以前虽然苦了点,但50年也就这么坚持过来了。现在医疗室已经变成了卫生站,大家的体质也都增强了,我也不用走那么多路了。”
现在,村民们会自己到卫生站找何敏凤配药、量血压、测血糖,何敏凤医生一边给他们看病,一边亲切地拉会家常。村里有位92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找到何敏凤,一直说自己头晕。“你怎么可以一个人来呢,腿脚不方便,又有高血压,就应该在家里躺着。”何敏凤一边温柔地责备着,一边起身把老人扶到凳子上坐下,感觉不稳,又换成椅子,然后通知老人的女儿。之后,何敏凤帮老人量血压、检查身体,配了治疗头晕的药,还倒开水帮老人服药,并叮嘱他好好休息,按时吃药。
在老人被其女儿接走后,又来了一名双脚发痒的老太太,何敏凤连忙起身帮她检查,并询问最近在用什么药。何敏凤帮老太太配了膏药,还特意跟她说,贴发痒部位就好,药膏太大的话剪一下,整个贴太浪费了。老太太配好药,顺便量了血压。此时,卫生站里又多了几名等候量血压的村民。“每天都会有二十多个人来量,血压器一年得换两只。”但何敏凤乐此不疲。
村里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比较多,而慢性病管理这一块是当前的重点,她要给村民建立电子档案,每次测量的数据都要记下来,还要定期回访。除此之外,何敏凤要帮去市区看病的村民预约医生,患病村民出院后还要回访……这些都是她每天的日常工作,她一个人服务着村里近千人。
有人不解,早到了退休年龄的何敏凤,为何不退下来享享清福?“我们村就我一名乡村医生,我要是走了,大家看病就麻烦了。”何敏凤说,“我就这么干着,一直坚持到自己干不动了为止。”
疫情狙击战打响以来,何敏凤医生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并身体力行将初心传递给下一代。大年初二开始,何敏凤就带着女儿何文洁每天坚持上门给居家观察对象量体温,并做好观察对象的心理疏导工作。她说,“我一直没退休就是想着村里还需要我,这次疫情严峻,我动员女儿一起去量体温、做宣传。人总是要老的,但是后来人的生生力量永远不会断层,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打好这一仗。”女儿何文洁表示,“我自己是护士学校毕业的,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能跟妈妈一起帮助村民抗击疫情,我也很开心。”
何伟良是蔡家畈村的一名村民,从湖北黄石市回来就被要求居家隔离。一开始,何伟良并未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仍外出走亲访友,甚至和几个朋友一起打麻将。村干部得知情况后,立即上门劝导,告知其不能出门,需居家隔离观察。何伟良听了并不服气:“我又没有发烧,你们都是大惊小怪,不准出门我还过什么年!”仍我行我素,并不配合居家隔离工作。何敏凤医生知道后坐不住了,立即叫上女儿何文洁,“走,咱们去瞧瞧。”母女俩赶到何伟良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何伟良看到何医生连忙把她迎进门,“何医生,大晚上的您怎么来了啊?”“来看看你,现在疫情严重,听说你不是很配合村里的工作?”“我也不是不配合,就是觉得我现在身体好好的,非得让我待在家里,这不是让我活受罪吗”“我做医生已经五十年了,知道这次疫情非常严重,传染性非常强。你现在还在观察期,万一感染的话到处接触人会害了大家。”……何医生的劝导使何伟良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羞愧,他说:“何医生是我们村的老村医了,我的母亲行动不方便,都是她主动上门来打针的,而且从来不收出诊费。她讲的话我肯定听、肯定信。”之后,何伟良主动配合村里的工作,每天3次测量体温并汇报自己的近况,全家人都安安稳稳待在家,过了一个特殊的年。
何敏凤医生也特别关心卡点执勤人员的身体状况。为了更好地防止疫情传播,蔡家畈村严格管控人员进出,用毛竹杆、警戒线、大石块等封锁了9个入村口,只留1个南面的入村口供村内人员进出。入村卡口每天安排至少2名党员志愿者进行执勤工作,还有若干机动党员配合执勤。何敏凤医生得知执勤安排后,主动跟村党总支书记何金火沟通,“早晚天气这么冷,卡口执勤的党员们又要接触进进出出这么多人,既辛苦,又有感染风险,他们的体温状况我们也要随时关注,我打算每天过去给他们量一次体温,牢靠点。”有时候村部卫生服务站白天太忙,何敏凤医生只能下班后趁着夜色过去卡点给执勤村民量体温,跑完全村10个卡点,何敏凤医生需要走1小时15分钟分钟,时间说长不长,但对一位74岁的老人来说,却是世上最长的情谊。
何敏凤医生除了日常值守村部卫生服务站、上门为观察对象及执勤党员量体温外,还主动承担起了为村部消毒的工作,别的村每天消毒一次,她坚持每天消毒两次,“我们村部进进出出人特别多,现在又是特殊时期,一次肯定是不够,多消毒几次,让来的人都安心。”  (华文高 宣国祥 孟洁)